匠艺讲台彰汽修底蕴 职教赛场砺教学真功——智能制造系2025年汽修专业教师公开课比赛
2025-05-29 15:43:31 来源:智能制造系 点击:5月28日上午8时,智能制造系“汽修专业教师职教周杯公开课比赛”正式开赛。本次比赛以“以赛促教、以教促学”为宗旨,吸引张海波、董峻铨、王楷、王京华、黄正昆5位专业教师同台竞技,通过课堂展示、评委点评等环节,搭建起教学经验交流与专业技能提升的优质平台,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有系部主任蔡津津、党委一支部书记岳福松、党委二支部书记何中高、系部学工主任陈少华、系部教务主任向文、机电专业教师郑华斌等。
一、多维竞赛设计:聚焦教学创新与技能培养
比赛围绕“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大核心维度展开。参赛教师需结合汽修专业“理论+实践”的教学特点,将发动机故障诊断、电子电气等实操内容与多媒体教学、仿真技术深度融合。
二、全流程严谨组织:从筹备到展示尽显匠心
(一)赛前筹备:精细化部署保障赛事质量
自方案发布起,系部便开启“三阶段”备赛模式:4月15日至5月1日为报名阶段,参赛教师提交《公开课比赛报名表》;5月2日至25日进入准备期,教师们反复打磨教案、试讲磨课,系部还组织资深教师成立指导小组,针对教学环节设计、信息化工具应用等提供专项建议。“我们前后修改了4版PPT,光是故障案例的选取就参考了近3年的汽修行业典型问题。”参赛教师张海波表示,备赛过程既是个人教学思路的梳理,更是团队协作的成果。
(二)课堂展示:40分钟浓缩教学匠心
张海波老师在《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中,借助3D动画拆解发动机电控单元,同步搭配现场故障检测实操,让抽象的电路原理直观呈现。
王京华老师以“认识逻辑门电路”为主题,结合真实的场景应用,依次从了解逻辑门电路到养成一定的逻辑分析和推算能力,再到能独立推断并绘制逻辑电路,层层递进式的教学风格和积极浓厚的课堂氛围尽展资深教师的课堂风采。
董峻铨老师则用创新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韩系汽车衰败史,不仅关注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更强调学生参与度、知识转化率及课程的实用性创新。
黄正昆老师则在《发动机配气相位》课上,通过图文结合形式,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课堂氛围浓厚,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配气相位概念。
王楷老师在《汽车电工电子》课堂当中,以“安全用电”为主题,通过视频案例展示和现场情景模拟等方式寓教于学,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加深了日常用电安全的意识的同时,更加强思政教育,将思政融入日常的每堂课当中。
三、以赛促教成效显著:教学相长推动质量提升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教学改革的新起点。”智能制造系主任在总结中强调,本次比赛不仅展现了教师们将“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实践,更推动了虚拟仿真、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普及。据悉,系部后续将整理优秀教案形成教学案例集,并让比赛成果持续赋能日常教学。
此次公开课比赛作为职教周的亮点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更以“赛教融合”的形式推动汽修专业教学向“更贴近行业需求、更注重技能培养”的方向迈进,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