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光闪耀展匠艺 职教周里竞锋芒——智能制造系2025年“职教周”杯钳工大赛纪实
2025-05-27 09:55:27 来源:智能制造系 点击:2025年5月26日上午8时,智能制造系职教周”核心活动——钳工技能大赛”在2楼钳工实训车间火热开赛。这场融合传统钳工技艺与现代加工标准的竞技,吸引24数控班、24机电2班、24机电3班共30名选手同场竞技,通过图纸解读、零件加工、精度检测等环节,全方位展现新时代技工学子的匠心风采。
系部教务员向文老师做赛前动员
以赛为镜,检阅匠心底色
向老师在赛前致辞中强调:“本次大赛不仅是技能水平的试金石,更是职业素养的练兵场。”赛事以钳工教材核心内容为基准,精心设计包含平面锉削、孔系加工、角度研磨的竞赛图纸,要求选手在150分钟内完成从毛坯料到精密零件的全流程制作。通过班级层层选拔的参赛选手各具优势:24机电3班梁师洋等选手凭借扎实锉削功底入选,24数控班周译等学子以图纸识读能力脱颖而出,24机电2班贾昆灿等选手则在前期实训中展现出色尺寸控制能力。赛务组将职业素养考核贯穿全程,从8:20准时开赛的时间规则,到赛后工位 5S 清理要求,处处彰显 细节即匠心”的办赛理念。
裁判员代表陈卓老师发言
"开始!"随着裁判长指令下达,30台虎钳同时响起金属敲击声
以赛促学,磨砺精度追求
赛场上,选手们用专注诠释工匠精神:24数控班黄兹恩手持10英寸平锉,以45度角匀速推进,锉削面泛起均匀金属光泽;24机电2班孙紫棋在钻孔工序中,先用中心冲定位,再以0.02mm进给量逐步扩孔,将孔径误差控制在±0.1mm 内。由陈超锋、祝楠林、陈卓三位专业教师组成的裁判组,采用三盲评分法”(不提前知晓班级、不干预操作、不透露进度),从图纸吻合度(40 分)、表面粗糙度(30 分)、操作规范性(20 分)、完成时效(10 分)四大维度严格评判。数据显示,85% 选手完成基础尺寸加工,但仅 32% 达到表面粗糙度 Ra1.6 的标准,暴露出“重加工、轻精度”的教学短板。
以赛促教,深化匠心培育
赛后,系部负责人蔡津津宣布三项改进举措:增设“微精度训练”模块,开展“钳工大师工作坊”破解技术难点,将粗糙度检测纳入实训日常评分。这场历时3小时的“钢铁较量”,让30名学子经历从“会做”到“精做”的蜕变。当选手们手捧带体温的金属工件走出赛场,虎钳锉痕与台铁屑,成为职教周里最生动的育人注脚——正如赛事标语所言:每一次挥锤都是对匠心的叩问,每一次研磨都是对精度的朝圣。智能制造系正以赛事为支点,撬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格局,让“匠心育人”理念在金属光泽中具象生长。